【前言】學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表彰大會上,表彰了17個先進基層黨組織、60名優秀共產黨員和3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受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堅強堡壘、先鋒模范,是改革創新的內生動力?,F將他們的先進事跡呈現給大家,讓我們一起領略模范的風采。
經濟與管理學部柯曉玲——十七載如一日,柯曉玲求真務實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真情服務師生。負責發放課酬,沒有出現一次錯誤;抓好考研工作,分專業安排教師答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做好學籍管理工作;與督導組及時聯系溝通,加強課堂管理;組織“微課”教學大賽等事無巨細,細致入微,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業績獲得同事們一致好評。
柯曉玲榮獲2020年“三育人”積極分子。
經濟與管理學部何舒卉——現任教工一支部書記、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她為人師表,堅持身教重于言教,對待教學認真負責,刻苦鉆研,緊追學科的前沿。
何舒卉獲“優質課堂”教師稱號3次,主持兩項湖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參與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參與多本教材編寫,參與策劃錄制院級精品公開課,在國內外多部期刊上發表十余篇教研、科研方面的論文。
經濟與管理學部薛涵——現任學生一支部書記,她不斷研究黨團建設和學生工作規律,服務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積極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所帶班級中,有近30%的班級和團支部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和校紅旗團支部。連續三屆畢業生共67名學生考取國內外知名院校碩士研究生。
薛涵2016年榮獲“省級思政論文優秀獎”,2019年榮獲“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所帶領的黨支部連續三年榮獲“先進黨支部”稱號。
經濟與管理學部徐建莉——作為輔導員和學生支部書記,她創新班級管理機制,逐步形成學生自主管理的責任制。通過“一對一”談話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動態,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勤工儉學和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等,讓學生在鍛煉中成長。
徐建莉所帶學生在第十一屆電子商務挑戰賽獲省級三等獎,湖北省第十三屆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省級二等獎,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獲銅獎,全國高校企業價值創造實戰競賽獲區域三等獎。她個人在學校第一屆育人故事分享會獲三等獎。
城建學部官文娟——現任建筑與園林工程系副主任。她工作在教學基層一線15年,善于教學創新,深受學生好評,除日常教學工作外還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考研、專升本等工作。發表中文核心論文2篇,主編教材1本,主持校級教科研項目2項,指導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項,參與校級精品公開課1門。
官文娟2015年獲第六屆“斯維爾杯”建筑信息模型應用技能大賽優秀指導獎,2018年評為校級骨干培育教師,2019年指導學生花藝設計大賽獲三等獎,2021年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城建學部劉俊——作為城建學部教務科科長,堅持在教學一線做好教學管理和教學服務工作,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積極參與教科研工作,主持或參與多項橫向課題、院級教科研項目。在疫情期間,主動參與小區防控值班工作,聯系相關企業對定點醫院進行防護物資捐贈,幫助定點醫院和研發新藥的藥企建立聯系,為抗疫工作提供幫助。
劉俊多次獲“湖北省優秀考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0年被評為“三育人”積極分子。
城建學部潘嬋——現任建筑與環境技術系主任,教工支部組織委員。她所授課程在督導評教、學部評教和學生評教中一直處于前列,先后主持省科研項目1項、院級教科研項目3項,參與省部級及院級教科研項目多項,參與橫向科研課題多項;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獲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指導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項,指導學生在“挑戰杯”、“節能減排”等競賽中獲獎。多次獲評優秀共產黨員,深受學生和學部的好評。
潘嬋榮獲2020學年“優質課堂教師”稱號。
城建學部李慶——作為輔導員,她積極承擔資助辦對口工作,較好地完成大學生醫保、國家獎助學金、評先評優等各項事務匯總、統計、核查工作。她經常深入早晚自習、正課教室和宿舍,了解學生狀態,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所帶班級大一大二早晚自習、正課到課率均達到99%以上。
李慶帶班學生在“挑戰杯”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三等獎、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中獲三等獎、紫金獎·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中二等獎等多項獎項。
城建學部周青——作為新進輔導員,她虛心向各位領導前輩學習育人經驗,勤下課堂、常跑宿舍、落實談心談話,與學生建立信任感,接管學部分團委工作,勤勉務實指導學生會活動有序開展,助力學部在籃球賽、百生講壇等多個活動中取得好成績。
周青所帶學生獲校新生杯足球賽最佳射手、“百生講壇”學部二等獎,獲第十三屆挑戰杯三等獎、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湖北復賽銅獎、“建行杯”第四屆“我夢見•楚天創客”銅獎等多個獎項。
醫學部周清梅——作為學生一支部書記、輔導員,她不斷摸索管理方法,注重研究流動的工作對象,注重信息更新,通過日常行為習慣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高效率解決學生困難,指導學生參加“三創賽”獲省一等獎,指導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批省級項目,在學校重要期刊發表論文6篇。
周清梅獲學校“可親、可敬、可愛的好老師”第一屆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三等獎,獲“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4次,獲“繼續教育先進個人”“輔導員記憶技巧培訓課程優秀學員”稱號。
醫學部何瑜玢——作為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復雜的知識,深受學生喜愛,積極進行母嬰照護和幼兒照護的課程融合,學生通過率高達85.54%。她獲得教育部授予的幼兒照護評價組織的高度認可,將平時成績占比提高,每堂課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簽到、考核打分并記入成績,學生們的反饋表明這種方式對學習起到了很好督促作用。
作為教工支部宣傳委員,每月都有會議留痕和教師黨員的發言整理,了解黨員教師思想動態,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醫學部李娟——現任學生支部組織委員、輔導員。她堅守武漢疫情主戰場,每天主動聯系學生落實屬地疫情防控要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創新班會形式,疏導負面情緒、緩解焦慮心情。9月,學生分散在各個醫院實習,她深入掌握學生住宿、實習、交通生活等情況,與學生、家長、醫院保持有效跟蹤溝通;為確保學生安全,她深入校外住宿學生的出租房實地考察,真正做到了數據準、底數清、情況明,將學生的安全裝在心中。
李娟獲評“管理育人先進個人”“優秀輔導員”“優秀共產黨員”。
醫學部王璇——她為人師表垂范,熱心教書育人,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心聲,耐心解答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主動承擔實驗室開放工作,為省級競賽、考研等提供場地及服務;注重教科研反哺教學,探索BOPPPS教學模式等有效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是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科研能力較強,學術成果顯著,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
王璇在藥學領域申報省級科研課題1項、院級教研課題1項,發表核心期刊7篇。
外語學部徐希——作為一線教師,她寓教于樂,幽默、和善以及獨特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次擔任專業導師,輔導學生考研和英語角活動。曾參與校內軍運會志愿者英語培訓工作。指導學生參加“訊飛”杯全國大學生口語比賽和“可口可樂”杯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獲三等獎。
徐希發表專業論文10余篇,主持院級教研項目2項,參與校級教研項目多項,參與省級一流課程申報工作1項,參與教材編寫多部。
外語學部蔡新興——她從事翻譯教學12年,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刻苦鉆研,積極改善教學方式,一直將提升教學效果與課堂質量作為奮斗的目標;帶領團隊成立武漢城市學院翻譯工作室,并積極推進與傳神翻譯公司等企業的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實訓平臺。主持校級教研項目2項;指導學生兩次獲得湖北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
蔡新興榮獲2018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復賽全國一等獎。
外語學部鄒潔——她從教13年,始終不忘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的初心和使命,勤于教學、銳意進取,主持或參與省級課題2項,主持校級教研課題3項,主持科研課題3項,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
鄒潔榮獲第一屆中國外語微課大賽省三等獎,第四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省三等獎,第十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省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省一等獎3項、三等獎2項。
外語學部姚曉梅——她從教16載,堅持自學并參加各種培訓不斷提升,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教學方法多樣,堅持以學生為本,善思進取。主持英語教學改革項目1項,參與校級教科研項目5項,參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用書以及全國職場英語考試等其他教輔資料。
姚曉梅榮獲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三等獎若干項。
外語學部周雅喬——現任學生支部紀檢委員、輔導員。她始終關心和愛護學生成長,早晚自習全程陪同,學生有問題、有訴求總能第一時間找到她。建立學生干部培訓制度,鼓勵同學為班級管理建言獻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學科比賽并獲多項榮譽。
周雅喬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勤工儉學、義工等,讓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學會如何做人做事。她所帶的班級早晚自習和正課到課率達到99%以上,所帶學生畢業證學位證授予率100%。
信息工程學部周鳳麗——她從教14年,先后主持完成省課題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主持校級精品視頻課1門,參與完成國家級、省級項目各1項,參與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的建設以及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的建設;指導學生完成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各1項,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藍橋杯競賽獲省級及以上獎勵29項;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
周鳳麗2015年被評為“三育人”積極分子;2017年成為學校青年骨干教師;2020年獲評“優質課堂教師”。
信息工程學部王秋凌——作為教學秘書,她在工作中熱情飽滿、積極主動、不計得失、任勞任怨、有條不紊,與各級部門和領導配合好工作,表現出較強的組織觀念和大局意識。每天默默履行自己的職責,把每一件小事做精做細,把每一項瑣碎的工作做到位,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奮斗目標。
王秋凌2015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信息工程學部周冰——作為軟件工程系副主任,始終把教書育人貫穿在教學中,參加全國微課大賽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最佳創意獎1項,指導學生獲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項,藍橋杯設計賽全國二等獎1項、三等獎若干。
周冰發表論文10余篇,主編教材2本,主持協同育人項目1項,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項目2項,科學規劃項目1項。曾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骨干教師”“優質課堂教師”,獲“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優秀指導老師”榮譽。
機電工程學部楊維——作為學生支部書記、輔導員,積極服務師生,將愛心、熱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傾注在日常工作之中,指導學生參加競賽,2018年所帶本科生校外獲獎率達139.27%,獲省級以上獎項20余人次。2019屆考研錄取率20.67%,綜合就業率99.44%、協議就業率90.5%。發表論文4篇,參與省級科研項目2項。
楊維2016年獲評學風創優先進個人,連續四年在全國應用型人才技能大賽中獲評優秀指導教師,多次獲得“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機電工程學部張翼——現任電氣工程系副主任,教工支部組織委員。教學中結合企業工作經驗,以雙師型教師角色進行課程教學,并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所學知識,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同時積極配合學部完成好各項教學、科研等日常工作,修改完善人培方案,認真審核開課計劃,主動承擔額外工作,表現出極強的組織觀念和大局意識。
張翼2021年榮獲學校學生技能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獎,指導學生獲得2021年“挑戰杯”湖北省二等獎。
機電工程學部胡碧康——作為一名實驗教師,她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積極履行崗位職責,疫情期間主動到學校為學生開設實驗室現場直播課,充分體現了艱難時刻勇擔當、無私奉獻育人才的精神。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篇,主持校級教科研項目1項。
胡碧康指導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項,指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在“挑戰杯”、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多個獎項。
藝術學部張萬婷——作為教務科副科長,本著為師生服務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務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制定和執行了一系列的教學制度和管理規定,及時解決教學現場師生面對的問題,督促各系做好課堂教學、培養方案的修訂和教研教改工作,受到了領導、教學督導、老師和學生的好評。評估期間,各項工作任務接踵而來,她就像一顆小小螺絲釘,擰在哪里,就“釘”在哪兒,為學校評估工作圓滿完成貢獻力量。
張萬婷連續兩年獲評“三育人”積極分子。
藝術學部董曉——現任學生支部書記、輔導員。她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作為輔導員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通過日常“一對一”談心談話,時時刻刻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確保學生安全;長期深入學生課堂,保證優秀的到課率。
董曉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挑戰杯”、“互聯+”等各類科技競賽,在2021年“挑戰杯”比賽中獲銅獎。
應用外國語學部胡蓉——作為學部黨總支副書記、學部副主任,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開展重溫黨的紅色路線——探訪中共五大舊址;一片紅心向黨——學部學子手工制品展等活動,豐富了活動載體。經常與輔導員座談交流,傾聽輔導員所困,身體力行,榜樣示范,為大家解決工作中的各類實際問題。以實習就業為抓手,促學風,抓管理,努力提升學部升學率以及就業崗位質量。
胡蓉多次獲評“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三育人”積極分子等。
應用外國語學部劉文——作為商務英語專業負責人,不斷提升教學工作,參加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獲兩個二等獎,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獲三等獎,第四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獲優秀獎,第四屆全國職業院校教師微課大賽獲優秀獎。
劉文參與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和校級項目各1項,主持并完成1項校級項目,參編兩本“十二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2020年被評為“三育人”積極分子。
應用外國語學部胡亞圓——作為教務辦秘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積極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面,積極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并付諸于實踐,時時以實際行動影響、帶動其他要求進步的教師和學生。工作中從細節上入手,在精細中創新,圓滿完成學部的各項工作任務,盡職盡責,不斷取得新成效。
胡亞圓2017年、2020年學部年終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級。
旅游與管理學部梁川飛——現任教工黨支部副書記、旅游系副主任。主要承擔旅游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旅游政策與法規》、旅游管理專業群課程中國旅游文化、普通話訓練、基礎手語和動車乘務專業職業技能基礎課的授課任務,她總能把書中枯燥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讓學生為之興奮,她的課堂總是氣氛活躍。
梁川飛發表論文18篇,參與編撰教材1部、專著1部,主持和參與省級及校級科研項目和教學質量工程共計17項。
旅游與管理學部李佳麗——作為學生支部書記、輔導員,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和急需要學習的業務知識,她抓住點滴時間,勤學苦練,虛心向有經驗的同志請教,身體力行,積極探索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業務水平,憑著干一行愛一行的倔勁,全面超額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堅持每周至少走訪兩次學生寢室,所帶班級早晚自習及正課率基本維持在99%以上。
財經與商貿學部李勇——作為學部黨總支副書記兼副主任,主動參與組織學習的同時積極備課,為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講好黨課,培育學生黨員典型,學校學子嚴雷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積極引導和動員廣大師生參與競賽,每年獲省級以上獎項人數達150人次以上,2020年獲獎賽事達76項。疫情防控管理下,親自帶隊走訪考察企業,積極開拓就業市場,2020年引進開展校企宣講近20場,洽談新建合作企業6家,確保了學部就業工作穩步前進。
李勇2019年帶領學部榮獲“先進黨總支” “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個人榮獲“先進黨務工作者”稱號。
信息技術學部王娜——作為學生支部組織委員、輔導員,她充分依靠教師及班干部隊伍,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通過與學生“一對一”談話掌握學生思想動態,與學生建立感情與聯系,幫助學生打消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感和不安感。積極組織并倡導學生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及志愿者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王娜帶班學生在科創文化節中獲二等獎、在“百生講壇”獲學校第二名并進入省賽、在“藍橋杯”中取得國家二等獎的好成績。個人在學校第一屆育人故事分享會中榮獲二等獎。
公共課部周慶——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自己,通過“兩學一做”、主題黨日、聽黨課等形式,不斷學習黨史,提高黨性認識和覺悟。入職以來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先后榮獲校級“三育人”標兵、先進個人、體育社會指導員、田徑國家級裁判、籃球一級裁判。
周慶發表專業學科論文數篇,主持完成省級課題1項,參與校級課題2項;擔任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優秀裁判員。
公共課部熊晶——入校十年來,恪守師德行為規范,始終以黨章黨規約束自己的言行,把對黨無限忠誠的樸素情懷化作實際行動融入到教育教學事業中。以創新理念拓展教學方法與模式,積極營造充滿活力的教學場景和氛圍,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讓思政課入耳入腦入心。
熊晶成功申報校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作為“思修”課程的診改負責人,統籌全校“思修”課程,不斷提升“思修”課程的育人功能。
公共課部彭輝——作為體育教學中心副主任,負責學校陽光體育競賽工作,組織籌備體育比賽共計約200多場次,對校內陽光體育競賽模式改革、校外參賽制度改革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和專業的特殊性,在體育教學中總結出分類教學、分項教學、趣味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
彭輝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和修訂教材及大綱兩部,參與校級教科研項目兩項,主持1項,多次獲優質課堂教師、優秀教師、湖北省優秀教練員、優秀裁判員等榮譽稱號。
圖書館石秀麗——作為流通閱覽部管理員,模范帶頭從以“書”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轉變,從讀者真正的需求出發提供有效的服務。她認真負責、保質保量地完成圖書借閱、讀者咨詢、圖書期刊的上架倒架、圖書整理查重等瑣碎但又重要的常規工作,同時耐心細致地回答讀者的咨詢,主動幫助師生完成論文檢索數百篇。
石秀麗參與完成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可視化圖書館知識互動教育平臺研究”,發表多篇論文。
圖書館何慶——作為檔案館管理員,嚴格規范工作程序和要求,將收集的各類原始資料,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規范整理及檔案信息化,為學校師生提供便捷、優質的檔案利用服務。她認真執行上級對檔案評審工作的要求和標準,完成各項迎評材料,深入各部門進行業務指導,對各類檔案進行規范整理,檔案館于2019年11月順利通過省一級檔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的評審工作。
何慶參與校級科研項目《新時期獨立學院檔案規范化與數字化管理研究》和湖北省高校檔案學會檔案科研項目《大數據環境下民辦高校檔案管理與數字化建設研究》,先后發表論文3篇。
后勤集團樊力——現為直屬黨支部紀檢委員。工作中能較快適應新環境,并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領會文件精神,深思熟慮,擬定工作預案,征求部門成員意見,集思廣益,把文件精神與實際情況結合相結合,把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相結合,切實樹立“落實也是創新”的工作理念。
每調整一個崗位,就是一個新的重任,從學部到黨政辦,從輔導員到校友辦主任再到資產辦,經歷學校轉設工作參與其中,歸整資產協調采購,儼然一個“新老手”。
后勤集團廖高軍——他是師生安全的守護者,是教育陣地的守衛者,他的身影始終在第一線最前沿??朔щy始終奮戰在校園疫情防控和校園安保一線,積極協同參加校園疫情防控和梨園校區隔離點建設,疫情期間員工零感染、校園零事故,工作多次受到省教育廳督導檢查組表揚和肯定。確保學校安全形勢達到“五無一零”(即全年無火災事故,無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無校園交通事故,無校園暴恐事件,無涉及校園安全穩定政治案件發生,各類盜竊案件為零),學校再次獲得“武漢市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榮譽。
廖高軍2020年榮獲第七屆“三育人”標兵榮譽。
實驗實訓中心董澤民——作為實驗教師,他認真指導學生開展實驗,注重通過自身示范引領來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計算機工程與應用》《中國圖象圖形學報》等北大中文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參與多項教科研項目,編寫大學物理實驗教材一本。
董澤民榮獲學校“三育人”標兵 “優秀共產黨員” “實驗室工作先進個人” “優秀實驗室工作者”等多項榮譽,是學校成立以來第一位通過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高級實驗師。
黨政辦公室張小丹——她扎根學校服務近10年,以“關心”“愛心”“暖心”的服務理念,及時為教職工送去人文關懷,維護教職工各項權益;與時俱進,以動態化管理方式完善工會數據,建立完善的工會數據庫系統;轉變思想內外兼顧,對內積極優化辦事效率,對外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工會的服務質量和社會影響力。
張小丹2006年獲“三育人”標兵榮譽稱號,2020年所在部門獲“湖北省示范愛心母嬰室”和“武漢市示范愛心母嬰室”榮譽稱號;2021年獲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黨政辦公室劉玉蘭——作為學校對外窗口外事辦公室的負責人,她為本校學生出國交流、實習及留學深造開拓更多的渠道,是學生口中的“全能升學導師”;她為學校教學服務,聘請管理多語種外教,是外教口中的“中國好伙伴”;她在學校全面負責國際來訪接待工作,是國際友人口中的“中國翻譯”;她協助同事完成學校大型工作任務,是同事口中的“暖心蘭妹妹”。
劉玉蘭任職期間,我校被武漢市出入境管理局評為“涉外管理先進單位”,這是2009年唯一獲獎的民辦院校。
黨政辦公室曾文濤(脫貧攻堅貢獻獎)——2017年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精準扶貧的有關文件要求,抓黨建、強班子,發揮支部堡壘作用;興產業、強基建,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結對子、定目標,真蹲實駐真幫實扶;戰疫情、保供給,達到零疫情村目標。四年來,全村人均收入每年達兩位數增長。2018年底,貧困村脫貧銷號,貧困戶全部脫貧出列,提前全國脫貧時限兩年完成任務。
曾文濤帶領的學校駐村工作隊榮獲“2020年度工作突出的省駐村工作隊”。 曾文濤2019年度被評為武漢市新洲區李集街道“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度被評為“省工作突出的工作隊員”。
督導組黃雄——擔任教學督導辦公室主任,切實擔負起本人和單位雙重政治責任、廉潔責任和工作責任,他腳踏實地,敬業奉獻,創新方法,勇于作為,帶領督導組堅持“督導結合,以導為主”,變“事后處罰”為“事前預警”,每天對教學運行、教學秩序、課堂管理等進行巡查已成為必然和常態,近三年共檢查理論和實踐課堂及考場143000多個,并及時用通報、簡報、交流、會議等形式進行反饋、鞭策和指導,確保了學院教學質量的有力管控和有效提升。
學生工作處陳念——在新冠疫情武漢封城期間,每天在家統計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上報,以便于學校及時掌握學生情況。武漢解封后即刻返校正常上班,完成上級部門要求的各項疫情相關數據統計和學校第一屆專升本宣傳、動員工作、報名數據統計工作,起草學校學生疫情防控工作、2020屆畢業生離校、專升本學生返??荚?、20年秋季開學學生返校工作等多個方案。幾乎放棄了2020年的寒、暑假休息時間,為學校從新冠疫情特殊時期運轉轉入正常運轉做出了積極貢獻。
人事處李艷瓊——自2019年6月進校以來,她始終保持高度責任感,工作積極主動、任勞任怨。在學校轉設準備工作中,為做好師資力量的儲備,共查看篩選簡歷萬余份,組織百余場教師、輔導員及行政等人員的面試近千人。疫情期間,堅守網絡辦公陣地,積極踐行學校教師招聘的工作要求,結合現實條件積極轉變工作思路,持續不間斷進行教師招聘工作,保證了招聘工作目標的實效性和協調性,為學校成功轉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李艷瓊2020年榮獲第七屆“三育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
招生工作處張家佩——入校工作以來,她堅守團學工作崗位,工作時間段內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非工作時段帶領校級學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好表率。自調動到招生工作處以來,勇于開拓創新,扎實落實各項招生基礎性工作:組織開展學校招生計劃編制及核對工作,負責錄取、通知書發放等相關工作;負責新生入學資格復查、新生學籍自查相關工作。
張家佩2017年獲第六屆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省級二等獎;第六屆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優秀指導老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