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通訊員 汪琴)7月3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復賽在湖北工業大學落幕。機電工程學部教師徐陶祎、康之訥、凃楊楊指導的學生參賽項目“多機型組合式智能水體清理系統”喜獲金獎,教師陳媛、余秋月、陳堅指導的學生參賽項目“藍天衛士——工業污染氣體監測涵道無人機”喜獲銀獎,徐陶祎、康之訥、凃楊楊指導的學生參賽項目“悠樂寶——基于可持續設計的多重形態智能嬰幼兒推車”喜獲“建行杯”第四屆“我夢見·楚天創客”大賽銅獎,參賽成績創歷史新高。
獲得此次金獎的項目“多機型組合式智能水體清理系統”是根據不同客戶有針對性地定制清潔服務產品,提供銷售與租賃多機型組合式智能水體清理系統或定制水面清理服務,并可提供預約上門與外包清潔服務,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做到從生產、運行、維護服務的互聯網一條龍,該項目與國家生態建設發展戰略高度匹配,讓“千湖之省”煥發光彩。
“多機型組合式智能水體清理系統” 參賽團隊合影
答辯現場
徐陶祎、康之訥、凃楊楊、陳媛、余秋月、陳堅6名教師在備賽期間制定科學合理的備賽方案,牢牢把握競賽細節,帶領學生們克服了機械設計、電機控制等困難,修改項目書近10遍,最終項目獲得評委的一致認可。
“在準備比賽期間,徐陶祎老師正是在休產假期間,即使是這個時候,老師還是堅持每個星期給我們提供指導意見,跟隨我們到比賽現場對我們賽前準備工作進行指導。正是如此,我們才能在比賽中為學校贏得榮譽。”參賽學生秦堃說道。
該學部教學副主任徐陶祎表示:“校外科技競賽一直是學部工作的亮點,經過幾年努力,學部已經營造了學生積極參加競賽的良好氛圍,建立了較為成熟的比賽團隊,形成了傳幫帶的體制機制,在學部全體師生的堅持努力下,今年不負期望,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希望學部師生再接再厲,在今后的比賽中再創佳績。”
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今年的參賽規模和項目種類創歷史新高。大賽自啟動以來,共有來自全省131所學校的6.8萬余個項目、30.5萬人次報名參賽。經過各校初賽,3082個項目進入省賽,網評產生907個復賽項目,其中,329個項目進入復賽現場賽。從大數據、人工智能、芯片技術,到智慧環保、鄉村振興,項目涵蓋了不同行業產業。
據悉,學校今年共申報798項作品參加本次大賽,共獲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1項,“建行杯”第四屆“我夢見•楚天創客”大賽銅獎3項。